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坚守“将心比心”情怀 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用心用情提升诉讼服务温度                  
作者:立案庭 白桐语  发布时间:2023-10-20 09:03:26 打印 字号: | |


张军院长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幕式上强调,“要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办理具体案件时,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在法律框架内,努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使司法裁判‘文本法’的适用符合人民群众感受的‘内心法’”。在我理解,法院工作的本质,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身为司法工作的参与者和践行者,要时刻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宗旨和信仰,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自己的责任与追求。

窗口是我每天不断奋斗的岗位,作为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温度的“首次触摸”,更要把老百姓的急事、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在与当事人交流沟通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服务需求,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回应诉求、释明答疑,用人民群众看得见的举措赢得理解、获得支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司法服务中感受到温暖,我认为这就是在我的岗位上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方式。

法律有时会让人感觉严肃冰冷,但我认为它更多时候是蕴含着温暖和温情。平凡的立案岗位,也是彰显“能动司法”的重要环节。

那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一位衣衫朴素的妇女来到了我们诉讼服务中心。她哽咽着向我们讲述“我从20岁就跟他在一起,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离婚后两个孩子都归我抚养,我现在也没有工作……想要起诉前夫要求支付抚养费,请你们帮帮我”。我立刻扶她坐下,耐心地询问具体情况,帮助她修改诉状、整理复印相关证据,同时向她细致解释诉讼流程、平复她的不安焦躁,使其冷静理智地面对之后的程序。最终,这位母亲顺利的完成了起诉。一个月后,她拿着“沉甸甸”的锦旗来到我们中心,上面书写着“感恩昆区法院……功德无量,感恩有您”,并且满脸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我带着两个孩子才熬过最艰难的日子,我将永远记得你们的帮助”。

对于一个文化程度并不太高的人来说,“功德无量,感恩有您”这八个字大抵是她能想到的最能表达赞美之情的词语。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指导当事人完善诉讼材料是职责所在,但恰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让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小案不小,更需用心用情。有一次一位天津渤海湾的渔民赶到我们中心,说自己遭到货款拖欠,从天津来一趟不容易,想要立即申请对对方账户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我迅速帮助他整理材料,并在他联系保险公司办理保单保函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协助,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将保全需要的材料准备妥当。事情办理完毕后,他出门不到5分钟又折返回来,拿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鱼放在窗口的台面上就要走,边走边说:“小姑娘,你可真是细心又高效,帮了我大忙,这条鱼是我的一份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我婉言谢绝了他,但我至今还记得,在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满足。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回忆起这四年的“窗口”时光,工作或多或少会有不顺心或压力大的时刻,在遭遇当事人因发泄情绪对我抱怨甚至谩骂的时候,我也曾愁苦迷茫过。但是经过岁月的磨炼以及在各位前辈“传帮带”的作用下,现在我更常听到的是当事人对我说“如果我是你,恐怕早就没有耐心了,你的态度可真棒”、“没想到你每天这么忙,还能记得我,还能记得我案子的细节”、“我也看过你说的这个法律规定,如果不是你跟我说的这么通俗易懂、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能在这里提起诉讼”、“谢谢你姑娘,要不是你我不知道多久才能办完这个事情……”。

立案对我们而言是一项工作,但对群众来说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途径。“从窗口走出去,站在原告,甚至是被告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诉求”,这是我的“如我在诉”工作理念。现在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我会说是“温暖”。每一句日复一日与群众的“一问一答”,每一次耐心释法、细致指导,每一个顺利立案的案件背后,我们处理的不仅是冰冷的法条和程序,更要为老百姓带去温暖,这份温暖源自我们内心对人民的关爱之情,有了这份温暖,法律才会变得更加有温度。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念在兹。”作为“窗口人”,要在一方天地间服务着八方群众。作为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扇窗,更要着眼未来,深耕当下。要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把人民至上落地落实。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将一件件小事做好,就能知道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知道人民群众视野中对“法”的理解和感情。

每一面“锦旗”、每一句“谢谢”、每一次“握手”,它们都是群众对“司法有温度”的肯定方式,它们告诉我要时刻秉持“将心比心,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今后我将持续提升诉讼服务工作水平,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我们用心用情的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与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石涵宇